- 俄罗斯总统的选举制度是怎样的,和美国一样嘛
- 普京为什么以自荐候选人的方式参加2018俄罗斯总统大选
- 2018年3月俄罗斯总统大选,你怎么看
- 纳瓦尔尼为何要在今天(1月28日)举行集会,抵制俄罗斯总统大选
- 假如乌克兰选举一个亲俄总统,克里米亚会还给乌克兰吗
俄罗斯总统的选举制度是怎样的,和美国一样嘛
美国建国后的一段时间,总统来自于各个政党,哪怕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政党,比如辉格党领导,也可成为总统。越到后来,味也越变,其中演变为民主党与共和党轮流坐庄,其余政党靠边站。所选总统也必受大财阀资助而上,若当上了而真为民众办事,则必触及/削弱大财阀之利益,如此总统惨遭大财阀暗杀一一林肯,肯尼迪就是例证。
俄罗斯的选举制度和美国的选举制度可以说是形似而神不似,因为他们本来都不在一条街上。
美国选举制度的精髓是三权分立,各司其职,互相制衡。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经是商人,当然说话是说一不二,自己说了算。所以他当总统之后,就感觉很不适应。他颁布禁穆令,法院就判决可不予执行。他竞选中承诺修建边境墙,国会强行阻止不予通过。搞得特朗普天天吵吵闹闹,说是自己想为人民办点事,民主党不配合他,新闻天天黑他。实际上,美国就是这种体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似乎建立了类似于西方的民主体制。我感觉它更类似于法国,有总统、总理,没有副总统。议会分上院(联邦委员会)、下院(杜马)。总统开始每届任期四年,在梅德韦杰夫当政期间,修改宪法,总统每届任期改为六年。普京在当了八年总统,四年总理之后,又通过修改宪法,名正言顺地再次当选总统。
俄罗斯和美国的选举制度之所以差别这么大,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国情不同。美国是从殖民地白手起家,没有任何包袱。所以很快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民主制度,200多年至今运行良好。
俄罗斯过去就有超人统治的历史,二战他们靠的是强人统治取得胜利,冷战他们靠的是强人统治和美国打对攻。冷战结束之后,俄罗斯本来也想融入西方大家庭,加入西方主导的民主阵线。但是西方绝情地拒绝了它,抛弃了它,并且全力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这时候俄罗斯的民族情绪上升,帝国意识重新膨胀,整个社会希望恢复过去的强人统治,铁腕治理社会,对抗西方威胁,普京大帝应运而生。
到底哪种制度好,这要分国情和时代。美国总认为它是最好的制度,但是互相踩皮,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暴露无遗,想修一段高铁都难上加难。特朗普当选本身就是这种制度的缺陷之一。西方得寸进尺,俄罗斯面对西方的强势挤压,需要普京这样的人物出手,而叶利钦的辞职和普京的提前上任也说明了这一点。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不管风雨,不问西东,不动摇,不懈怠,坚定走符合自己国情的路,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条经验或教训。
其实,大家对美国的选举制度,已经有基本的统一认识,那就是,经历两百多年的市场经济运行,社会的基本文化框架与政治倾向趋于稳定与巩固,除了特殊历史时期如二战时期的罗斯福等极少数总统之外,没有出现过超过两届的总统任期情况,还不能说是完美的选举制度,但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选举制度了。虽然,基本形成了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却也避免了违宪或违法操控的可能性,因为,两党历来是竞争对手,巴不得对方出现闪失,以便自己顺利上台。这就是相互监督和平等监督的优越性,也就是平等的法律地位的优越性和文明性的体现。
相比之下,俄罗斯选举制度,由于刚刚模仿西方的选举制度,无论是其基本框架还是运行机制,都显得毛糙无比。刚依样画葫芦制定了所谓的“民选制”,却从制度启动初期的总统开始不执行,已经近二十年没有改换总统,还要延长任期,显然,其选举制度,还处于酝酿时期和强势政治并存的磨合时期,而且,虽然表面上是无法随意改变其基本框架,但是,背后操控的空间,还是蛮大的。为什么?
如果我们查看俄罗斯总统权力范围,就可以知道,俄罗斯与美国的政治制度不存在可比性:美国总统是除了战争动员令之外,无法直接操控军队的军务。我们知道,美国的国防部长一职,至今仍是代理部长,国会就是不同意特朗普的提议,这就是三权分立社会的相互制约的社会体制的结局,谁也不能靠权力和地位说了算!俄罗斯总统权力怎样?谁不听总统的意见,总统有的是法子,让不听话的人乖乖地交出手中的权力和地位。连本该完全独立的国家情报系统,也可以为总统服务,参与政治行为,显然离民选制社会相差甚远,而且,按俄罗斯的财政用度与军事发展的密切关系来看,俄罗斯社会仍处在强势政治的文化氛围,民众也拥护强势政治人物的登场,说明真正的民选制文化的实现,仍需要相当时期的历史考验。
怎么样?上面的简单粗糙的几句话,可不可以大致说明俄罗斯民选制与美国的不同?
普京为什么以自荐候选人的方式参加2018俄罗斯总统大选
原因如下:
1. 普京在俄罗斯的支持率一直维持在80%左右。只要有30万选民签名支持,普京即可以自荐候选人参加2018俄罗斯总统大选。30万选民的支持对普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2. 目前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处境还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这使俄罗斯经济的改革和发展面临了巨大的困难。我估计,普京在下一任总统期间可能会采取一些雷霆手段,尝试打破这一困境。这次以自荐方式参加总统选举,将来的“雷霆手段”如果无法取得好的效果,也不至于至于影响所在的政党,至少将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 这次普京以自荐方式参加总统选举,可能还有一个重要考量:培养接班人!普京所在的政党可以腾出重要的位置,为普京之后的总统选举培养重点人选。
普京能力太强了,很多思路都超出常人的理解范围,而事后看来还都是正确抉择。让我们拭目以待未来普京是如何出手和布局的吧!
有很多人认为普京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总统,其实普京在处理国际事物上是非常弱智的,他现在是西方国家重点防范的对象,这对俄罗斯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可以想象没有普京的俄国会是什么样的?
普京以自荐候选人方式参加大选原因有三个,一是为自己物色接班人,二是为“统俄党”实际影响力做评估,三是以普京的威望根本不需要借助党派的力量参加。
这届选举毫无疑问普京会极大几率高票当选,但也很有可能是他的最后一任,所以普京要为自己结束任职之后物色符合俄罗斯利益的接班人来培养。而作为自荐候选人,更容易跳出党派的内部纷争,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客观看待。
普京在“统一俄罗斯党”的党魁位置上做了快20年,很难想象没有普京的日子里,“统俄党”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能否撑起俄罗斯政治。所以他要以自荐候选人,以便“统俄党”内部良性竞争选举出总统候选人,并观察在民众中的支持率来决定普京这一任的接班方式。
最后,根据2018竞选制度,自荐候选人不用参与党派,只需要30万人以上选民签名就可以,这对于普京来说轻而易举。而近段时间75%的民意调查支持率更使得他就任总统毫无悬念,所以以普京的威望无需党派的支持。
很简单,自荐更代表自信,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有信心比以前做得更好!普京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不单改变了俄罗斯同时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有着多年从政经验,在世界大舞台上演义得游刃有余,俄罗斯少不了普京的同时世界也缺不得,特别是与中国的完美结合,让全球大多数失望的人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普京的自荐自信不单是让其本国人民给其个人能力公正客观评分表,更是寻求全世界支持认同其持政观点的一个调查!
2018年3月俄罗斯总统大选,你怎么看
关于2018年3月份的俄罗斯大选,甚至是普京的反对者都基本认为,普京将稳操胜券获得压倒性胜利,继续他的再一个6年总统任期。
尽管俄罗斯的经济一直乏善可陈,但就是这种情况下,普京始终享有较高的支持率(超过80%)。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和民族主义分子日里诺夫斯基都宣布参选,但他们估计也就是打个酱油。普京的反对者、以反腐斗士自称的纳瓦利内也宣布有意参选,但他身上背负着刑事官司束缚了他的手脚。
普京的高支持率是因为他这么多年来统治俄罗斯的一系列外交动作极大地提升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可以说带给俄罗斯人新的自信。
普京的三大法宝可以说是:会实干、懂宣传、手段硬。普京在外交上捍卫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和国家利益,在克里米亚等问题上说到做到,决不因西方的批评就手软或犹豫。他还开动“今日俄罗斯”等媒体,加强对本国老百姓的宣传,在国际上与西方争夺话语权、与西方抨击普京政府的言论相抗衡。他的这些举动赢得了从精英到老百姓的心,使得那些反对他的声音翻搅不起大浪潮。
据俄罗斯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的分析认为,普京在各社会群体中都拥有广泛的支持,这与民众支持其外交政策成就是分不开的。这种宣传塑造了他作为回复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国家领导人的形象。
普京在近日的讲话中有涉及他对下一步外交的一些看法,外界也普遍评估他会继续推动中俄两国继续深化关系,至于通俄门,其调查进展或许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美俄关系,但更多是会影响特朗普而非普京。普京的新任期可能会花大力气在两大内政问题上:提振经济和反腐。
普京大帝名不虚传,现俄罗斯离开普京,真不知会是什么样。恐怕早叫欧美给收拾的差不多了。我没政治倾向,仅就俄罗斯而言,普京如能当选恐是俄罗斯人民的福气也说不定。祝普京竟选成功。
创建于2017.12.7
编辑
纳瓦尔尼为何要在今天(1月28日)举行集会,抵制俄罗斯总统大选
俄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尔尼举行集会抵制俄罗斯总统大选是意料中事。
说白了,纳瓦尔尼就是反对普京参选并连任总统。借口是选举要民主,即选举要实行西方社会的民主。但一个国家一个国情,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错综的环境下,俄罗斯需要一个铁腕总统,需要外交内政的连续性。普京正因为看到这点,为了俄罗斯国家利益实现强国宏愿,甘冒被世人责难也坚持参选。而反对派集会抵制大选只能迎合西方社会需要背离国家根本利益。
没有普京的俄罗斯无法应对国内的政治动乱,和北约东扩。没有纳瓦尔尼的俄罗斯无法实现民主,和长期的稳定发展。因此俄罗斯的实质问题是普京政府无法即独裁又民主,即便没有1月28号也会有2月28号。
感谢邀请。对这个领域有些陌生,做了一些功课,现小心作答,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纳瓦尔尼选择在1月28日举行集会。日期的含义在于:1941年的1月27日圣彼得堡解放,纳瓦尔尼选1月28日的含义非常明显,为了他认为的解放。
俄官方应该会比较克制,不会镇压。
我觉得这帮人和港灿的那帮人一样,表面上冠冕堂皇地大谈人权和廉洁,指责官方不民主。而这些的背后,是外部势力的居心不良的操纵。
普京等当权的官方不能解决纳瓦尔尼们说的问题,纳瓦尔尼们当选也不能解决,而且注定会更糟。
看美国人吃半生不熟的肉(两党制),自己也要吃半生不熟的肉,也不考虑自己的肠胃适不适应。纳瓦尔尼们就是这种人。
普京治下的俄熊有很多问题,但俄熊经济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在经济问题难于解决的时候,国内国际政治问题上就更应谨慎,这涉及国家根本利益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纳瓦尔尼们攻击普京政府的那些问题,只是疥癣之疾。
就像三国演义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非常专权,但没有曹操,不知几人称孤几人称王。在那种时候,攻击曹操的弥衡、孔融们看不清大势,董承、吉平们更看不清大势。往好了说,他们是爱国贼,往坏了说,他们是汉奸。同理,纳瓦尔尼无非是爱俄贼还是俄奸的问题。
再说一下关于民主选举的规则问题。普京铁定当选,可能他也用了些台下面的手段。因为这,纳瓦尔尼就呼吁罢选,是明显不妥的。这就像:打牌赢不了就掀桌子不玩了。
如果还认为选举是必要的规则,那么纳瓦尔尼的集会主题就应该是拉票,鼓动民众选他。而鼓动民众罢选就是鼓动民众远离政治,和女人一哭二闹三上吊一个路子。
纳瓦尔尼的抵制俄罗斯总统选举是苍白无力的,也是毫无意义的,根本不可能影响选举的进程和选举的结果。1,普京影响力如日中天,受到人民爱戴,继续执政是众望所归。2,普京执政,政绩有目共睹,将一个衰弱的频临分裂的国家重新恢民心,恢复自信。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军事得到了加强,国际声望,国际影响力得以恢复提振。3,俄罗斯民众非常清楚,俄罗斯需要一个独裁的强有力的领导来统治俄罗斯,否则俄罗斯会成为一盘散沙,民心俱笑。4,俄罗斯人热衷俄罗斯特色的民主,他们反对西方民主,他们希望国家稳定,政治稳定,生活稳定。这些普京都做到了。他们知道普京会带领俄罗斯走向繁荣!
早在2017年12月24日,正在筹备总统竞选的纳瓦尔尼就曾公开宣称,如果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禁止其参加来年的总统大选,他就将发动支持者,抵制这场“虚伪”的大选。25日,俄罗斯中选委果然拒绝将纳瓦尔尼登记为候选人。
纳瓦尔尼
纳瓦尔尼大声抗议的同时,17年12月26日,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方社会一定会利用中选委拒绝纳瓦尔尼参选,来作为指责俄罗斯不民主和侵犯候选人权利的借口。同一天,俄罗斯自由派领袖,女候选人索布恰克邀请纳瓦尔尼成为她的受托人,希望借此收编俄自由派力量。
纳瓦尔尼没上当,两天后,他表示打算向俄最高法院及宪法法院上诉,抗议俄罗斯中选委的决议。12月29日,俄联邦最高法院果然收到了纳瓦尔尼的诉状。12月30日,最高法院得出结论,认为俄罗斯中选委拒绝登记纳瓦尔尼参选的决定合法。隔天,纳瓦尔尼便通过其律师伊万·日丹诺夫表示不满并提出上诉。但俄最高法院2018年1月6号的判决下达后,纳瓦尔尼的努力又一次失败了。
今年1月9号,纳瓦尔尼来到俄罗斯著名的自由派广播电台“莫斯科之声”接受采访,直播节目的过程中,纳瓦尔尼宣称其手中已有确凿证据,证明俄罗斯政府希望提升俄总统大选的投票率,以使普京的胜利看起来更像万众所归,更加名正言顺。他认为,因为这个原因,掀起一场遍及整个俄罗斯的大选抵制运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纳瓦尔尼抵制选举海报脱胎于俄罗斯总统大选海报
在这之后,欧洲和美国相继发表言论批评俄罗斯禁止纳瓦尔尼参加总统大选。对此,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8年1月12日表示说,华盛顿对俄罗斯禁止纳瓦尔尼参加选举的批评,说明了美国希望看到谁成为俄罗斯总统。紧接着,俄罗斯部分地区的选举委员会(如彼尔姆)作出决议,称纳瓦尔尼一派散布传单,抵制大选的行为违法。
1月13日,俄联邦安全局官方网站爆出消息,有人打电话报警说,自由派总统候选人索布恰克的家中被安置了炸弹。同样在这一天,警方接到电话说,纳瓦尔尼父母的家中也被人埋置炸弹,在疏散了整栋楼的居民并由拆弹专家详尽检查之后,才发现这两起事件都是虚惊一场。
假如乌克兰选举一个亲俄总统,克里米亚会还给乌克兰吗
俄罗斯夺回克里米亚是战略行为,与乌克兰是否亲俄————无关!
- 俄罗斯夺回克里米亚是战略行为。克里米亚的地位决定了乌克兰的战略地位,俄罗斯夺回克里米亚,首要是降低乌克兰在西方国家眼中的战略地位,降低西方国家利用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战略能力,与乌克兰是否亲俄无关。
- 克里米亚的战略地位,事关俄罗斯南部战略安全,事关黑海海军的战略作用,是俄罗斯战略安全的重要支柱。夺回克里米亚,继续保持俄罗斯对黑海掌控,保持对巴尔干半岛和中东地区的战略威慑能力,保障俄罗斯南部能源出口通道,保障南部海洋贸易通道的安全顺畅,至关重要,与乌克兰是否亲俄无关。
- 西方驻军克里米亚,俄罗斯将毫无还手之力。假如西方驻军克里米亚,俄罗斯南部地区将直面西方强大武装力量对威胁,塞瓦斯托波尔的不冻深港,将停满西方国家的航空母舰舰队,俄罗斯将完全丧失对中东、对黑海、对巴尔干的话语权。西方谚语: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丧失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就是赤裸裸的暴露在西方国家真理大炮的射程之内,国家危亡存乎于一念之间。
- 克里米亚的历史经历,俄罗斯人对待克里米亚的民族情感,岛上居民对俄罗斯民族感情,是俄罗斯必须夺回克里米亚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与奥斯曼帝国经历了百余年的战争,俄罗斯人用太多太多的鲜血方才换来了克里米亚,换来了重要的南部出海通道,俄罗斯族人,在克里米亚半岛寄托了太多的民族情感。而岛上居住的俄罗斯族人和乌克兰族人对俄罗斯都抱有极为深刻的认同感、亲近感,使俄罗斯,无论是国家情感还是民族感情,都无法容忍对手利用克里米亚半岛,利用克里米亚半岛居民的鲜血来抗衡俄罗斯,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否则,无法面对江东父老。
结语:克里米亚独立,并入俄罗斯联邦是战略行为,与乌克兰是否亲俄无关。乌克兰的反俄只是俄罗斯夺回克里米亚的借口和契机,不是俄罗斯是否夺回克里米亚的条件和因素。不经历流血和战争,俄罗斯人尚存一丝战力,克里米亚都没有机会再次异手!
谢谢邀请,介于乌克兰再是选出个亲俄总统,俄也绝不会将克里米亚拱手给乌克兰,如果是那样的话,俄罗斯人民一定把这事儿视为出卖。因为它牵连全世界战略战役问题,甚至有关俄罗斯民族的生命线。
用句东北话,你们玩呢😄克里米亚又不是玩具,想要就要,想给就给。在岛上已经发生过那么多故事,不可能再次被轻易交换。
俄罗斯一再强调,克里米亚重新回到俄罗斯怀抱,是完全符合西方认可的全民公投程序的,是合法的。回归应该与谁是乌克兰总统无关,也应该与该总统与俄罗斯的亲疏远近关系无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投是克里米亚人民真实意愿的体现。
所以,即使未来乌克兰选出一位亲俄总统,克里米亚也不可能做为贺礼予以奉还。还与不还当然还要看克里米亚人民的意愿,也要符合俄罗斯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
我们当然希望克里米亚,能够成为俄乌两国间特殊的纽带。能够满足两国人民大多数的意愿,不再成为战争的借口,反而能促进两国和平和发展。
用一句不恰当的比喻,就是换成普京他老爹当乌克兰总统,也不会把克里米亚还回去。克里米亚解决了黑海舰队的栖身地和出海口,这是俄罗斯成为强国大国,并重新主导世界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这个梦想就会永远成为梦想。
当俄罗斯的"小绿人"突然从天而降把持克里米亚"公投"的时候,不但令世界吃惊,而且使乌克兰瞪目结舌。当地驻军不是投降就是被俘,好像在做了一场梦。而俄罗斯的行动绝不是临时起意,为这一切不知背后策划了多少年。一切似乎演义的完美无缺,只是江山瞬间易了主人。
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俄罗斯为此给黑海舰队缴了二十几年租赁费。在"公投"之前,克里米亚并不是俄乌有主权争议的地区,俄罗斯也从来没有主张过。地球人都知道,国界的划分是以最近的时间为依据的,克里米亚的主权最新划定时间是苏联解体。普京从来没有把吞并克里米亚的理由总结为原来就是俄罗斯的,而是强调公投的结果。那里的民众愿意独立,愿意加入俄罗斯。
全世界不承认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是因为这个公投不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公投必需征的主权国家的同意方才有效。不是随便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想公投就公投的。要是那样,俄罗斯的反对派纳瓦尔尼早就找个地方公投独立了。车臣也用不着二次战争,轻轻松松就独立了。本人觉得普京这个主意很不错,不如划拉几个人一公投,是否也能弄个元首或大臣当当。这当然是在开玩笑,这在俄罗斯也不被允许。
占了人家的地,还不让人家从原来的家门口路过,封了出海口。要是不占领克里米亚,哪来的这种霸气!历史有时候就是在开玩笑,占的久了自己也会真以为原来就是自己的。俄罗斯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黑海舰队有了落脚地和出海口,不高兴还会炮轰对方的舰船,这回报"钢钢"的。世界还生存在纵林法则里,真理仍在大炮范围内。人们不能彻底遏制这种恶劣行经,但至少不应该为其唱赞歌,还良心一个公道。
克里米亚要回归乌克兰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乌克兰强大了,自己或者是别人帮着抢回来,一种是俄罗斯再次解体顺道搂回来。这的需要多长时间?恐怕短不了,也许永远成为奋斗的目标。不过,乌克兰人民不会放弃。